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了《关于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全国共5999门课程拟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云南工商学院《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和《创新与创业》2门课程分别入选国家级线下、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名单,标志着学校在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上取得了新的突破,是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丰硕成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课程团队由云南工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何博副教授主持。课程专注于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系统的知识传授、包括工业机器人仿真工作站的建立等内容,课程项目载体来源于真实的企业工作场景,采用项目式教学和任务驱动方法,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并结合了1+X证书(工业机器人编程应用)的模块考核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对离线编程的技术需求和职业能力标准。该课程在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预赛中荣获华南赛区一等奖。
智能制造学院何博副教授在实训室讲授机器人相关知识
《创新与创业》课程团队由云南工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勾英副教授主持,团队教师均为“双师”型教师。课程主要针对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培养。内容包括创新思维构建、创新技法训练、创业机会识别与评价、创业团队组建、商业模式、创业资源等。课程依据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更新知识体系,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启呈专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协同机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政启迪创新意识、激活创新思维的价值引领、育人功能,将思政隐性教育与创新创业显性教育有机融合,并以“专门组织机构、专业师资队伍、专项资金扶持、专项奖励激活、专家团队共建”的五专项目为抓手,全面立体推进教学成果呈现与转化。该课程2021年获评省级就业创业金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勾英副教授和学生在一起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教育部“双万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打造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示范性课程,构建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全面推动课程质量提升。近年来,云南工商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持续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OBE教育理念,通过 “精彩课堂”教学大赛、“优课优酬”激励措施、组织开展课程评价等举措,不断深入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尤其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方面,制定并出台《云南工商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规范学校一流课程管理,加强课程培育,加大建设资金支持,不断提高课程建设质量。
2024年,学校共有11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此次2门课程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标志着学校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上实现了新突破,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未来,云南工商学院将充分发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注重教学创新,优化课程设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课堂,助力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效和就业竞争力!